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2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极其难忘、十分不易的一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我县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以及全国审计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绿色引领、强产兴城、乡村振兴、实干赶超”发展战略,主攻“六大战区”,实施“六大行动”,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有效发挥审计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作用。
根据审计法规定和县委审计委员会批准的审计计划,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截至2023年7月共审计项目16个,查出问题金额526万元、核减政府性工程投资4500万元。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全县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聚焦减负纾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县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66176万元,地方财力减收23162万元;减免513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租金488.51万元;通过“财园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向中小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42968万元;利用“惠企通”平台发放惠企资金2876.78万元;拨付“产业引导和发展基金”5581万元,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促进了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补短兜底,保障各项民生支出。全年共投入民生资金3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2亿元,守护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统筹抗旱救灾资金1383万元,用于农业救灾和水利抗旱,安排“三保”支出160108万元确保我县经济运行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速推进。2022年用于支持“三农”方面的资金84405万元,拨付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资金4745万元,完成149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支持教育事业资金87917万元,新增加6000个学位,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统筹安排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资金254334万元,提升了我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功能品质优化。
——推动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政府性债务管理更加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财政可持续性和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积极发挥规范举债融资的拉动作用,全面扎实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建立全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2022年,全县政府债务余额639063万元,我县政府债务余额小于省级核定的债务限额701696万元,且全口径债务率严格控制在黄色安全区域,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成效良好。坚定扛起审计监督政治责任,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坚持边审边改,重在促进规范管理,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截至目前,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指出的问题已经基本完成整改,切实推动被审计单位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县审计局对县财政具体组织的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进行了审计。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45791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720万元,上解支出585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9695万元,支出总计454271万元,年终结转3647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67659万元,支出总计267017万元,结余64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7723万元,支出3516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31804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预算执行结果也基本真实地反映了县本级2022年度财政收支状况。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财政收支管理总体上较为规范。但在审计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资金未使用完毕。
(二)会计核算不准确。
(三)惠农信贷通财政保证金及财园信贷通县级财政保证金管理方面不规范。
(四)设定的绩效目标不够完整、不够合理可行。
(五)农民丰收节资产处置工作进度缓慢。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经对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5家部门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在执行财经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漏缴税收。
(二)刑释解教人员接送工作补助经费报账手续不完善。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
(四)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未经过集体研究。
三、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受县委组织部委托,对7个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各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但在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预算支出项目管理不规范,购置设备未经过政府采购。
(二)未按合同约定,提前支付质保金。
(三)项目合同签订不规范,未约定预留项目质保金。
(四)经济事项决策未经“三重一大”程序。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3年全年项目计划4个;计划外协助建设单位目前已完成215个政府投资结算审核项目。项目总送审金额为9.08亿元,审定金额为8.63亿元,核减额为0.45亿元。从审计的结果看,各建设单位基本能够按照彭府办﹝2021﹞14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工作,送审造价超过合同价格10%的项目较以前年度有所减少,项目管理基本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但部分项目仍存在签证不规范、报送手续不齐全等现象,也影响了结算审核工作进度。
五、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根据九江市审计局统一安排,对彭泽县2022年度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营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部分小区排水系统未采用分流制。
(二)部分小区雨污混接错接。
六、审计建议
(一)科学统筹财力、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预算收支完整性,盘活存量资金资产,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继续推进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二)完善民生保障机制,规范民生资金使用。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补齐社保、就业、卫生、农业、教育、环保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制度短板,及时制定配套措施,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重点聚焦民生领域工程和资金使用情况,压实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规范资金使用。
(三)提升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健全违规举债问责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完善基层“三保”风险管控机制,实现“三保”预算审核和预算执行监控全覆盖。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改革,加强国资国企风险监测预警,压实企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四)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健全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打好组合拳,压实审计整改各方责任,做好“下半篇文章”;着力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人大监督、财会监督、出资人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及时查办、及时反馈机制,在深化审计结果运用上相向而行、同向发力。
国务院部门网站
县市区政府网站
各省、直辖市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