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审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1-11-27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585797
彭泽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摘要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27
字体:【 默认 超大 |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0年以来,我县审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省、市、县委审计委员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始终围绕“创建生态彭泽、共建美丽家园”为目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为实现彭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规定,县审计局组织对202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2021年共审计项目40个,查出问题金额2892万元、核减政府性工程投资 12731万元。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汛情影响,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等工作,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县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坚持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良好,全县经济社会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完成了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3%,支出增长8.8%,有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积极应对疫情汛情取得较大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财政组织各部门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资金第一时间拨付,全年共拨付各类疫情防控资金3311.66万元,抗洪救灾资金5874.36万元,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16983万元、减免租金513.45万元,通过“财园信贷通”和“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向中小企业和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4.73亿元,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有力保障重点领域和民生事业。2020年县级财政共投入36.4亿元发展民生事业,较上年增长11.1 %。其中,分别投入8.4 亿元、3.8 亿元、7.8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卫生健康服务机制,加快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三保”支出预算优先安排顺序,确保基本民生预算不留“缺口”。2020年“三保”年初预算合计15.1亿元,累计支出16.65亿元,支出率达 110.3%。

——圆满完成三大攻坚战任务。一是筑牢债务风险“防风墙”。按时偿还债务本息,全县共偿还政府债务19064万元,化解隐性债务61184万元,支付政府债务利息36808万元,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严格控制在黄色安全区域。二是打赢脱贫 “攻坚战”。全年统筹整合本级扶贫领域资金7937万元,全县5643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6724人,实现了全面脱贫。三是巩固污染防治 “成绩单”。财政部门多方筹集资金47858万元,全方位巩固和完善污染防治体系建设。“长江最美岸线”和“美丽乡村建设”两个PPP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25.44亿元,对我县城乡污水、受损山体、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治理,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

我县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 持续加大整改跟踪督导力度,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建立整改台账,持续动态跟踪,审计整改成效显著,2019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已全部整改。2020年经济发展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45个已整改44个,整改完成率为97.7%。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审计了县财政局具体组织的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2020年全县总收入503953万元,总支出总计462902万元,结转410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06716万元、支出总计203382万元、结余333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7571万元、支出91156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财政收支管理总体上较为规范。但在财政管理审计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预算安排未建立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机制。                                                                          (二)信访救助金支付不到位。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经对县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局、教育体育局5家单位进行审计,结果表明,有关部门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在执行财经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预算安排未建立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相结合机制

(二)工程项目程序不到位。

(三)租金收入未上缴国库,滞留个人账上。

(四)单位实际收支超部门预算。

(五)报账手续不规范。

三、乡镇场财政决算审计情况

根据今年的审计计划安排,我们分别对棉船镇、东升镇财政决算进行了审计,延伸了部分村,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

(二)救助资金发放不仔细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未及时清理往来款项。

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0年全年项目计划7个,已全部完成。计划外协助建设单位完成262个政府投资结算审核项目。项目总送审金额为 164751万元,审定金额为152020万元,核减额为12731万元。从审计的情况看,各建设单位基本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和工作要求推进建设工作,项目管理基本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但部分项目存在程序不合规情况,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赶工期等原因,设计变更和工程增量等相关程序未履行到位,也影响了结算审核工作进度。

五、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彭泽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对2020年度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的情况看,我县相关部门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扩面和阶段性降低或减免社保费政策。2020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8亿元,支出3.87亿元,当年结余-1.79亿元,年末累计结余0.2亿元,同比减少11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2亿元,支出0.69亿元,当年结余0.33亿元,年末累计结余2.38亿元,同比增加16%,可支付月数39个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5亿元,支出2.01亿元,年末累计结余0.26亿元,同比增加76.7%,可支付月数1.5个月。

(二)彭泽县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我局对2020年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从审计的情况看彭泽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基本、可持续、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下同)收入1.1326亿元,支出1.11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6%和3.82%。累计结存1.2595亿元,全年共阶段性减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0.04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4892亿元,支出2.9749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99%和增加26.62%,基金当期结存-0.4857亿元,累计结存2.1463亿元。

六、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根据市局的统一安排,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彭泽县2020年度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本次审计调查共抽查新农村建设资金6490万元,涉及8个乡镇、16个行政村。从审计的结果来看取得了较好成果,村庄环境已实施常态化长效管护,正朝“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迈进。审计也发现,新农村建设在资金拨付和使用、项目实施和管理以及资金结算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拨付不够及时

(二)部分乡镇资金使用不够规范    

(三)部分建设项目有损坏、废弃等现象

(四)个别乡镇存在工程验收把关不严及编制工程项目资金结算偏高等情况

七、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受县委组织部委托对12个乡镇(场)、部门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逐步实现党政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全覆盖。通过审计,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各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但在财务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漏缴税收

(二)人为变更会计科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往来款未及时清理,长期挂账。

)财经手续不够规范。

)购置设备未经过政府采购

)违规收取费用。

保证金利息应退未退

(九)违规领取差旅补贴

八、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为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县审计局对棉船镇、东升镇、棉科所、原种场主要领导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露天秸秆焚烧、未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非法占用林地、非法滥伐林木案件等问题。

九、审计建议

(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落地见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围绕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就业优先,完善配套措施,保障中小企业充分便利享受政策,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的清理回收长效机制,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各领域沉淀的财政资金,增加资金有效供给。

(二)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绩效。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约束,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进一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促进部门科学制定预算绩效目标。加强绩效管理系统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绩效目标、指标的考核管理和开展日常绩效监控,提升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能。

)进一步防范化解突出风险隐患。坚持底线思维,正确把握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提高专项债券使用针对性和及时性,持续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


延伸阅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