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类别: 高中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 2022-03-02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2-54884
关于切实做好全县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3-02
字体:【 默认 超大 |


关于切实做好全县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的

  知

各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

为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指导全县各普通高中学校科学制定选课走班制度,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江西省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实行)》及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的通知》(九教办发〔2022〕22号)等要求,现就切实做好我县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一项基本教学管理制度。选课走班,指的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行政班),学生还可以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兴趣爱好、学校条件,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教学班)。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生源出发,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等基本办学条件,按照“一校一策”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

(二)差异性原则。学校要针对学生差异和学校实际,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人发展的平台,既要保证学生高中三年应修学分的获得,又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对每个学段选课数量进行控制。

(三)发展性原则。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满足升学考试需要,又要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工作流程

高一下学期结束前学生开始选课→课程设置编制→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召开动员大会→指导学生填写意向表→整理统计调整→家长和学生签订选课确认书→确定模块、学生→确定任课教师、上课地点→制作任课教师和学生课表。大致步骤为:

(一)准备阶段。所选课程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学校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对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各学段所开设的模块内容作出简要说明,并对选课流程、教学班学生管理、教师评价等问题提前规划,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

(二)选课阶段。召开动员大会,就选课的意义、原则、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向学生及家长宣传解释。由行政班班主任及学生发展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选课咨询服务,学生本人填写选课意向表。

(三)公布结果阶段。高一下学期结束前,学校公布选课结果和各门课程选修学生名单,编制学生个性化课程表。学生所选课程,不得随意更改。

四、时间安排

原则上,高一下学期结束前开始选课,高二上学期开始走班。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统筹。各普通高中学校要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制定选课走班指南,加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在学生选课前学校应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学生在相应的教学班流动上课,语、数、外等课程可在行政班完成学习,也可分层走班,实施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双班运行机制。

(二)强化课程安排。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科学安排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校对各班汇总上来的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和汇总,并作适当调整,最后编排出下一学期的课程表。学生依据学校课表确认和调整自己所选的课程,形成自己的课表(包括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授课教师姓名等)。

(三)强化选课指导。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生依据学校公布的拟开课程清单,在导师、教学班教师、行政班班主任的指导下,参考家长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进行选课,慎重填写选课单。针对确有原因的极少数学生,允许其有一次变更选课单的机会。

(四)强化科学管理。各普通高中学校要积极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要制定行政班、教学班管理办法,日常管理以行政班为主,教学班管理主要责任人为任课教师,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

                         彭泽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2年3月2日


延伸阅读:
附件下载: